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导弹袭击后,美情报机构发现伊军方准备水雷的迹象,虽然这些水雷尚未部署,但此举被视为伊方可能关闭航道的信号。美国在事件中的动作引人关注。美军实施“午夜之锤”行动后,驻扎巴林的第五舰队将扫雷舰替换为具备反水雷能力的濒海战斗舰。有分析认为,伊朗装载水雷可能有两种情况:一是为封锁航道做实质准备,一旦最高层下令就执行;二是以此展示封锁决心,对美以进行威慑。
内塔尼亚胡(资料图)
而美方此时披露情报,既像是给伊朗“扣帽子”,也可能是为后续行动找理由。以色列在冲突中未能达成摧毁伊朗核设施的目标,便把目光转向中国。以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称,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影响伊朗的国家,若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,伊朗就会崩溃。这种说法忽视了中伊贸易的本质,中国和伊朗的贸易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正常合作。
从数据看,中国是伊朗原油的核心市场,约90%的伊朗原油流向中国,两国在2021年签署了25年战略合作协议,涉及能源、基建等领域的大规模投资。对于以色列的呼吁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,中东冲突的是非曲直很清楚,中方希望实现持续有效的停火,推动地区重回和平稳定。关于伊核问题,应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,呼吁各方相向而行,让伊核问题重回政治解决轨道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也发出预警,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伊朗,在伊人员要强化安全防护、做好应急准备,避免涉足敏感区域。以色列要求中国施压伊朗的做法,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对中国的叙事类似,都是想将中国置于两难境地。但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,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。中伊作为主权国家,有权自主决定双边贸易,外部势力无权指手画脚。
当前中东局势依旧紧张,停火只是暂时的。以色列国防部长曾威胁,若发现伊朗核计划等对以构成威胁,将随时再次发动军事打击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为保住权力,可能制造外部冲突。在这种情况下,伊朗装载水雷可能是被迫为应对以美可能的再次袭击做准备。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,责任显然在以美一方。
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举行庆典活动(资料图)
国际社会应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,而不是一味施压对抗。中国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,为维护中东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,推动伊核问题等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。毕竟,只有通过对话,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地区矛盾,实现中东的长治久安。